審美追求與時裝變化

以歐洲為例,19世紀初期流行的「蛇腰」正是女性魅力的特徵。當時的貴族女性流行穿著束腰內衣以收緊身材、修飾腰線和承托胸部。雖然束腰很大程度上會緊勒器官、阻礙呼吸,使束腰者未能時刻獲得足夠氧氣,常有昏昏欲睡、虛弱之疲態,但這種柔弱感卻被視為女性氣質。於是,不少對束腰有極端追求的女性,甘願承受骨骼變形的痛苦。所謂物極必反,到了19世紀末,社會對女性體態要求改變。當時人們普遍認為女性身形線條不宜過份扁平,轉而追求臀部的豐滿感,因此束腰時裝亦隨之沒落,取而代之是下擺具內撐性的時裝。當中包括以鐵絲或鯨鬚製造的裙內框架,穿上後,裙擺會變得蓬鬆,當時視之為優美。同時,為了使臀部看上去更豐滿,女性亦會穿上厚重的臀墊,使身形更具曲線美,從側面觀看,豐滿高翹的臀部實在迷人。即使去到沙灘,女性亦會穿著笨重的長裙,甚至會將重物縫入長裙下擺,防止下水時因裙擺浮起而露出腿部,可見時裝對當時女性而言,是美、也是束縛。


進入20世紀,苗條、結實的線條成為理想的女性身形,裸露腿部亦不再是禁忌。一般裙長縮短至膝蓋,露出鞋和襪子,顯示女性腿部輪廓的美。其後,社會鼓吹年輕女性的身形應呈現略窄、扁平的「小男孩」感覺,追求小而堅挺的胸部,風靡多時對纖腰的追求終於暫告一段落。到了20世紀中期,女性身形的重點由腰、臀、腳轉至胸型,追求身形的性感比例, 玲瓏有致,凸顯胸型和細腰的時裝大行其道。這時出現了可展露出女性身形的泳裝,女性從此可以不受限制,可以盡情暢泳。

從古至今,社會對女性的身材要求都總是殘忍、苛刻。無論怎樣的身材都有不同的標籤,而且不同的「潮流」,都灌輸不同「完美身材」的概念。與其盲目追求時裝潮流和他人的審美觀,不如尋找感覺舒適自在的衣著打扮,讓時裝重拾健康和正面的價值。這樣的美,不是來得更長久嗎?
Text/ 陳筠華醫生 Edit/ Ada Lee
Image/ 《Emma》、《Little Women》、《Marie Antoinette》、《Breakfast at Tiffany’s》電影劇照、www.museodeltessuto.it
陳筠華醫生 (Dr Lisa Chan)
考獲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、卡迪夫大學實用皮膚學碩士、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皮膚學深造文憑、卡迪夫大學實用皮膚科深造文憑、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、悉尼大學兒科文憑。現於英國卡迪夫大學醫學院擔任導師及閱卷員、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名譽臨床導師、2020年英思卡巴黎國際年會講者。
